贵阳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五大要素

贵阳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五大要素

贵阳幼儿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五大要素

首先,让孩子自主。

孩子在自我约束的环境中更容易形成自我约束。自主性就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觉得在幼儿园就像在家里,把东西摆在什么地方幼儿都会知道,生活和户外活动可以与同伴轻声沟通,孩子们知道自己有自主性,孩子们会按照自己的想法行动起来,如果这时老师在旁边叫喊,孩子们就会紧张,害怕做错事情。老师们越信任孩子,就越容易放松,越容易形成自律,同时老师也会在旁边观察孩子。此外,幼儿本身有能力,也不用老师不断提醒,如果老师一直说,幼儿只能围着老师说话,久而久之,幼儿就不会自行思考了。
二是反思成年人的不合理期望。
幼稚园中经常出现一种现象:老师不停的强调和提醒,而幼童却在不停地违反规则。难道是因为小孩子还不懂得规矩?没有,大多数中班的孩子们已经知道了规则,即使那些调皮的孩子们也明白了其中的道理,但是却控制不住自己。幼童违法行为往往是由于成年人的不合理期待所致,幼童喜欢四处走动是幼童的天性,当大人要求孩子安静地坐着,并长期保持安静,而让孩子在无事可做的情况下等待,就会引起纪律问题。另外,在为更大年龄的儿童设计的学习活动中,幼童也会出现这些问题。比如,吃不出话这一条老师每天都在提醒,每餐都在重复,但是没有一天是安静的。表明老师所奉行的某些规则是幼儿所不能接受的,或不适合幼儿的,可以将规则改为允许小声讲话,但不允许有太大的噪音。假如是因为环境,或者老师经常违反幼儿的年龄特征,或者老师经常违反儿童的年龄特征,那么解决的办法就是改变成年人的期望,不要总是试图改变孩子。
三:理解和满足幼儿的需求。
人们有各种各样的需求,如生理、情绪、学习等等,小孩子在没有得到满足的时候,就会出现行为上的问题,如哭,侵犯行为、注意力不集中、反抗等,因此,教师应该了解幼儿在表现出行为问题时,思考是否是由于需要未得到满足所致。
其生理需求表现为:如需要四处走动等,幼儿的身体活动可以刺激脑神经通路的发育,而髓鞘化过程则是促进认知发育的关键。另外,运动对于男孩子学习和缓解情绪压力尤其重要。男孩儿在幼儿园总爱打闹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幼儿园活动与玩具缺乏挑战性,导致他们精力无处发泄,因而表现出好动、坐立不安、静心不动、爱与同伴打闹等现象。所以,满足儿童行走、运动等生理需求是改善儿童不良行为的途径之一。
儿童情绪发展需要表现为::根据Erickson发展理论,幼儿期的发展任务是信任与不信任,自主与羞耻,如果孩子自己做主的机会足够,他们就会表现得更配合,课堂上攻击性行为也会减少。另外,还存在着被关注和接受的需求,有些孩子受到的关注较少,会通过消极的方式引起注意;不被接纳的孩子很容易出现适应性差、哭闹、攻击性等等。此外,幼儿有拥有权利的需求,表现为,成人与儿童如果过多地受外力支配其行为的经验,则其权利需求无法得到满足,这会使其变得霸道,总想控制他人,或使其经常感到沮丧、愤怒。
四是通过认知途径提高儿童规则意识。
儿童规则意识是指幼儿对环境为何存在一定的规则、所具有的内容、所起的作用以及如何实施这些规则的认识和了解,并在此基础上逐步形成遵守规则的愿望和习惯。因此,教师首先应致力于让幼儿知道任何集体活动都有规则;其次,让幼儿认识到参与活动的人都必须遵守规则,活动才能顺利进行;再次,教师要着重培养幼儿学会认同活动规则,并按照规定开展活动。
为此,教师应从幼儿规则意识的内容入手,在日常活动中抓住教育机会,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幼儿思考,使幼儿学会在行动中去承担,并真正了解其所为或所为,促进幼儿规则意识的形成。
五是通过游戏激发孩子对规则的理解。
游戏中包含一些规则,有助于儿童对规则的理解,促进儿童的社会性发展,包括“去中心化”,理解规则的意义,学习合作和公平竞争。通过游戏引导幼儿进行规则思考与讨论,从而加深儿童对规则的理解。幼年时,他们总喜欢用自己的观点和立场去思考问题,不能转而换个角度看周围的事情,在讨论中,幼儿会将自己的观点与他人进行比较,因此,承认自己的观点可能与他人不同,对他人的看法可提出质疑或改变意见,以实现“去中心化”。这样就能理解规则。举例来说,在游戏前讨论玩偶应该有多个角色,小、中、小幼儿由教师组织讨论总结游戏规则,大班幼儿可自行讨论,最后得出如果人满为患,自动去其他区角玩,避免同伴的冲突和老师的强制干预。
返回顶部